第(3/3)页 郭女王终于鼓起勇气。 加入到了刘曼和大乔的行列。 看到四个小美女的举动。 杨锋犹如一潭死水的面庞总算是稍微泛起了一丝涟漪。 如果说故去的杨彪代表着弘农杨家过去的辉煌历史。 那么她们四个人就代表着杨家将的未来。 把杨家将的薪火代代相传下去。 这是杨锋感到欣慰的事情。 看到杨锋的神情出现了一丝变化。 魏征立刻在班列中跨出一步。 向杨锋深深一躬: “禀大王,国不可一日无主,还望大王节哀,以国事为重啊!” 刘伯温紧随其后站了出来: “如今老太尉故去,大王伤痛欲绝,臣等感同身受。 但大王应尽快走出伤痛,并暂缓为老太尉发丧,先继任大统才是啊。” 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。 家中若有老人故去。 后辈人便应守孝三年。 正如孔子所说: 子生三年,然后免于父母之怀。 夫三年之丧,天下之通丧也。 意思是说人们在是三岁之前都是在父母的怀中依偎长大的。 那么父母离去之时。 人们便应守孝三年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。 即便是天子、君王亦不能例外。 所以杨锋接下来便要进入三年的守孝期。 在守孝期内无法大动兵戈、大兴土木。 且要遵守不做官、不婚嫁、不赴宴、不应考的四不原则。 严格来说。 大汉天子也是大汉的官职之一。 只不过是各级官职中最高的一个罢了。 刘伯温之所以建议暂缓发丧。 是想让杨锋先登基称帝。 然后再为杨彪办理后事。 否则的话。 杨锋只能等到三年守孝期过后才能登基了。 三年的时间。 存在太多的变数。 刘伯温可不想节外生枝。 魏征毫不犹豫的附和道: “臣附议!” 郭嘉、诸葛亮等人也跟着跪了一地。 异口同声的道: “臣等附议!” 跪在杨戬身边的长公主刘曼拜向杨锋的方向。 “儿媳附议!请父王以江山社稷为重,先登临大宝,再为祖父发丧!” 刘曼是个聪明的孩子。 她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必须要劝说杨锋。 三年的时间太久了。 难保曹操、刘备那些黑心肝的搞出什么小动作来呢。 自己这一开口。 不单单是在百官们的劝说下更进一步。 最主要的是为了断绝曹操、刘备往杨锋身上泼脏水的途径啊! 我长公主刘曼都主动要求靠山王登基称帝了。 你们一些外来人就不用动歪心思了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