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以及江东东南的越人。 目前这个阶段杨锋还不能全部接触到这些人。 可以后呢? 王业不偏安。 杨锋绝不会让大汉长久的分裂下去的。 盘踞在各地的那些诸侯们他迟早是要一一消灭的。 到了那个时候。 杨锋的主要目标就是各地的外族人了。 先把蒙州这个标杆竖立起来。 让外族人看到融入大汉的好处。 日后他们对杨家将的抵抗就不会像鲜卑人这么强烈了。 有好日子不过。 谁愿意一辈子窝在荒芜之地受苦? 建设蒙州的深远意义便在于此。 而各种不同的血脉融入大汉。 对大汉来说也是一件好事。 可以让大汉拥有更为宽广的疆土。 更可以让百姓们接受不同文化的洗礼。 进而迸发出身体中潜藏的斗志。 在方方面面为建设大汉而不懈努力。 否则安逸的日子过的太久。 人们就只记的老婆孩子热炕头了。 哪里还会有奋斗的动力? 说白了这也是一种帝王之术。 是最高级的制衡! 让各种不同的声音逐渐和大汉保持统一的步调。 同时。 用新融入的各种血脉不断唤醒汉人的斗志! 能做到这一点的。 普天之下除了杨锋之外。 估计再也没有第二个人了。 杨锋把刘协的天子诏书颁布了下去。 杨再兴这位蒙州牧当天便走马上任了。 刘伯温等人先将各种事情理出了头绪。 协助杨再兴梳理着蒙州的脉络。 等葛玄和陈群到来之后。 再把这些梳理清晰地事情交到他们的手中。 他们毕竟是要带着数万迁徙的百姓来到蒙州的。 不可能像快马传讯那样只用半个月时间就赶过来。 而且百姓们也不是杨家将的将士。 一路之上的行进速度肯定快不到哪去。 保守估计等他们带着百姓、物资赶来的时候。 也要到半年之后了。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。 杨锋安心的再次当起了甩手掌柜。 每天就是大概听一下刘伯温等人的奏报。 然后到军营中检阅一下部队。 剩余的大部分时间。 杨锋要么是练武要么是研究古书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