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宁可把徐庶送入阎王殿。 也不能看着他加入刘备的阵营! 在处理这件事上。 杨锋的狠辣便展现了出来。 他现在无暇分身去管豫州那边的事情。 所以便只能痛下杀手。 以牺牲徐庶的方式来钳制刘备了。 杨修把杨锋的命令传达了下去。 一队五十人的暗影密探快速赶往豫州。 准备协助当地的暗影密探破坏刘备招揽徐庶的计划。 同时把杨锋的命令传达到当地。 安排好了这件事。 杨锋的注意力转回到了眼前。 他目视张郃。 开口问道: “俊义,冀州军目前最大的弱点和短板在哪里?” 张郃久居冀州。 对冀州军的情况和袁绍的脾气秉性是十分熟悉的。 自然知道从哪里下手最为稳妥。 听到杨锋垂询。 张郃立刻答道: “粮草!袁绍此次率大军出征,为了彰显他的高义,粮草并非取自各地,而是从冀州腹地筹措而来的。” “负责押送粮草的人便是当初‘西园八校尉’之一的淳于琼。 此人武力出众,也有一定的谋略,只是极为贪杯,每每喝酒误事。” “大王若想和袁绍速战速决,可以从淳于琼这里做做文章,或许能找到突破口。” 杨锋闻言一愣。 这一桥段听上去咋就那么熟悉呢? 和曹操火烧乌巢的情节有点类似啊! 不会这么巧吧? 杨锋连忙追问道:“那你可知选择什么地点伏击袁绍的粮草最为合适?” 张郃不假思索的答道: “袁绍本来是从魏郡、阳平、清河等富饶之地筹措粮草的,因此乌巢是必经之路。 只是如今我投效到大王麾下,恐怕袁绍要改变粮草运输路线了。” 果然是乌巢!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啊! 乌巢这条路其实并不安全。 因为乌巢远离冀州的腹地反而和杨锋手中的河内郡较为接近。 只是袁绍筹措粮草之地基本上都是冀州南部较为富饶的几个郡。 而乌巢便是运输粮草最为便捷的道路。 另外杨家将的主力军都在并州。 河内郡那边只是以镇守洛阳八关的镇关军为主进行防御。 是绝不会轻易出击的。 所以袁绍才大胆的选择了乌巢这条路来运送粮草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