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3章 错综复杂的派系-《三国:守疆十年,开局签到李元霸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袁绍为什么会如此区别对待麹义和颜良呢?

    这是长久以来未能解决的问题。

    袁绍当初只是一个小小的渤海太守。

    跟随在他身边的不外乎颜良、文丑等少数一些文武官员。

    所以对最初就跟在身边的人。

    袁绍是十分信赖的。

    哪怕他们犯了错误。

    袁绍也会尽力去包容他们。

    后来袁绍鸠占鹊巢拿下了冀州。

    逼迫冀州牧韩馥让出了州牧的位置。

    把冀州的一众官员悉数收到自己的麾下。

    表面上袁绍对他们很好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袁绍心里多少还是防备着他们的。

    毕竟冀州牧的位子得来的并不光彩。

    他唯恐冀州出身的文武官员们存着为韩馥报仇的心思。

    所以对待冀州派系的官员袁绍是既要拉拢又要防备。

    远不如对待从汝南老家就跟着他的那一批人了。

    而在汝南派和冀州派这两个派系之外。

    其实还有另一个派系的存在。

    那就是无派系的派系。

    他们既不会靠近冀州派。

    对最早跟随袁绍的汝南派也不亲近。

    游离在两大派系之间。

    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派系。

    这一伙人就以麹义为首。

    导致威望本来就很高的麹义简直都要成为一派领袖了。

    所以袁绍当然不会惯着他了。

    一面压榨他的带兵作战才能。

    一面对他十分的不待见。

    天长日久下来。

    袁绍和麹义之间的矛盾便渐渐地加深。

    只是谁也不曾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。

    彼此心照不宣而已。

    这一点在暗影密探的谍报上也得到了体现。

    杨锋一边加快速度赶往并州。

    一边研究着谍报上的内容。

    正准备想个什么办法离间袁绍和麹义呢。

    袁绍带来的十五万大军。

    兵力远在杨家将之上。

    能智取的话杨锋当然不会蠢到去和袁绍力战到底的。

    就目前的形势来看。

    袁绍麾下的人就属麹义的指挥才能最为卓绝。

    如果能在正式开战之前令他遭受袁绍的猜忌。

    被袁绍直接“喀嚓”掉脑袋或者是押入大牢之中不再启用。

    那么对杨家将而言无疑是极为利好的消息。

    而袁绍麾下的三大派系之争。

    便是杨锋最容易大做文章的地方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