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是,当廖清溪显摆廖家蘸水笔已经制成,还卖关子、并不拿出实物时,卓远图却不怎么有兴趣的表情,一点儿不好奇。 廖清溪还不自知,得意洋洋的说道:“我派人通知袁冬初时,那妮子答应的甚是爽快。看起来,他们的蘸水笔也做出来了。” 没压力。 袁冬初率先起步的嘛,说不定他们很早就开始筹谋此事,早一步做出来很正常。 只是几个小家伙而已,秦向儒又不是专业工匠。仅凭他一己之力,难道还能给他们做出花儿来不成? 卓远图对廖清溪的话表示赞成,沉稳道:“嗯,他们的确做不出花儿,但他们的蘸水笔用起来很顺手。” 廖清溪闻言,就是一呆。 听卓远图的意思,他已经见过、甚至用过袁冬初的蘸水笔? 很顺手吗? 他上下打量卓远图几眼,能让卓大官人认可的物什……诚运的蘸水笔,除了使用简便、节省书写费用,在使用上也能比毛笔流畅自如吗? “你怎么知道的?他们给你看过?”廖清溪提出疑问。 卓远图回答的诚恳:“嗯,送了我两支。” 那就是用过了,廖清溪不甘落后:“我也送你两支。” 让卓远图也试试廖家的笔。 东西是现成的,廖家好几个工匠一起动手呢。虽然还处于试制期,但蘸水笔的制作数量也秦向儒那一星半点儿能比的的。 小厮当下就捧来一个长条匣子。 打开之后,赫然就是两支……嗯,姑且算是两支蘸水笔吧。 之所以用了“姑且”两个字,是以卓远图的见识,廖清溪这种笔,和袁冬初比较之后,一定会被舍弃,再也不会归于蘸水笔的行列。 不过,这只是基于使用给出的评判。若论外观,秦向儒弄出的那玩意儿,实在太粗糙、太不好看了。 躺在匣子里的两支笔,笔尖借鉴了袁冬初那支鹅毛笔的笔管,有些改变,蘸取墨水或者可以多些。 但据卓远图的观察,这两支笔书写时的流畅,一定不及袁冬初一方。 除了实用性,廖家蘸水笔在其他方面堪称完美。 廖家蘸水笔的笔尖也是铜制的,但打磨异常细致,可谓光可鉴人。 笔杆就更不用说了,卓远图拿起一支观看。 先不论笔杆用料,单从用漆和彩绘上,就精雅别致,很有格调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