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卷(二)-《易宇宙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在恒星燃料快要燃尽的时候,也就是说剧烈的反应经过漫长的木以及辉煌的火之后,引力与辐射压会达到一个平衡点——土。

    土总是最短暂的,很快便进入了金的阶段,也就是引力占据了上风,氦和氢开始收缩,密度和温度都进一步升高,最外层的氢开始燃烧,外壳膨胀而核心收缩但还是收缩稍占上风,这就是恒星的土生金。

    这种衰老持续下去,直到变成一颗白矮星继续的冷却下去,这又回到了水,甚至是黑洞一般的极阴。此时恒星已经完成了一轮阴阳五行的演化,同时开启了另一个水。

    *****

    火生土,万物总在运动中达到平衡,平衡同时又是运动的转折点,土由此也可以看做是量变产生质变的临界点,同时也是质变之后在新的意义上进行量变的开端。火则是量变的根本动力,没有这种动力,土也不会出现。而土则随时可能出现在其余“四行”的运转中,这正是在阳的推动下促成的。

    土生金,一旦达到平衡状态,也说明阴的构建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,而此时将是一个新运动的开端,固有的规则会对新运动和新量变产生一定的影响,因此转入了阴强阳弱的金。

    金生水,在强阴的束缚和引导下,弱阳缓慢地推动着事物的发展,这就为纯粹的规则——重阴--水的形成创造了条件。如果弱阳散去或者用尽,则只剩下了纯粹的水。就好像珊瑚与珊瑚虫,珊瑚虫依靠自己的活力不断地构建起井然有序的珊瑚,当他们倾尽一生,哪怕全部死去之后,留下的只有趋于静止的珊瑚。

    水、火分别就是道的规律,道的动力,同时也是事物的静止与运动,以及产生量变的基础;土则是道的平衡,也就是事物的质变;金和木则是过渡形态,分别具备长久且不极端的约束力与成长力,是量变的主要积累过程。

    如此,能量与物质才可从中子、质子、电子甚至更小的层面,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,也就是不断的量变与质变,组建起庞大的星河。

    亦或说,世界形成之始就构建出了一个阴阳五行的世界。

    阴阳五行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,修炼法门、神通异术也不例外,可以说对阴阳五行的理解也决定了九州修真者们的境界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