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理论上这是完美的能量来源,但它也存在风险。 情绪过于强烈时,石头可能会过度汲取使用者的生命能量,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 “这也算是一种警示了,顺带给模拟战斗增加点难度。死亡毫无代价,就很难做出真正突破。” 罗恩不断书写着一系列算法和公式: “并且通过这种能量转换方式,将模拟死亡带来的精神损伤,限制在可自行恢复的范围内。” 不过,单靠这些还不够。 即使有了突破性的设计,仍然需要大量珍稀材料来实际构建装置。 最近几周来,他几乎耗尽了全部积蓄,在水晶尖塔的交易所中兑换各种稀有材料。 特别是那些与空间构造相关的材料,价格昂贵得令人咋舌。 但对罗恩而言,这些投入是值得的。 他正在打造的不仅是移动式模拟战装置,还有一个随身可携带的完整工坊。 “移动工坊的建造进展应该也差不多了吧?” 罗恩问向旁边的树精助手,视线转到房间的另一角。 那里有一个精细的建筑模型,是他计划中移动工坊的微缩版。 “已经完成了基础结构和一层的空间构建。” 爱兰回答,作为天生的自然生灵,她也在工坊架构过程中提供了一些关键“材料”: “炼金实验室的稳态阵列已经就位,魔药室的通风系统也安装完毕。只剩下训练场和储藏室还在施工中。” 与模拟战装置不同,移动工坊的建造相对简单。 因为罗恩只需按照既定蓝图构建,不需要自行创新。 他将工坊设计成熟悉的二层砖石小楼。 类似于他在黑雾学派中租住的那座,但功能上更为先进和完善。 “有了‘虚空宝石’的空间属性加持,这座工坊将能实现等比例缩小,随身携带。” 罗恩的声音中带着难掩的期待: “就像夫人的药材店一样,但更稳定、更持久。” 这意味着无论走到哪里,他都能够带着自己完整的研究环境。 当他前往深渊探测站或是以后外出探索时,也不需要舍弃任何设备或研究成果。 这是一项一劳永逸的投资,完全符合他追求效率和最大化收益的行事风格。 “现在需要把这些成果整理成一篇学术论文。” 罗恩回到书桌前,拿起羽毛笔:“争取获得学派的正式认可和额外资源支持。” 他低头开始起草论文大纲。 题目已经确定: “移动式模拟战装置:突破空间限制的战斗训练新途径”。 他需要构建一个清晰、严密的论证体系。 既要展示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,又要适当保留一些核心技术细节,特别是那些涉及深渊材料的部分。 “先从引言开始。” 罗恩的羽毛笔在羊皮纸上流畅滑动: “点明现有模拟战装置的局限性,为何需要微型化和移动化,以及这种创新可能带来哪些实用性应用场景.” 他的笔锋犀利而精准,没有多余的修饰和华丽辞藻,字字见血,直指核心问题。 这是他一贯的风格——实用、直接、高效。 “模拟战装置自第三纪元中期被发明以来,始终是战斗训练系统中的重要工具。 但其庞大的体积、复杂的维护需求和惊人的能量消耗,使得这种训练方式始终局限于各大学派内和较富裕的巫师氏族。 然而,正是那些常年在外的探索者,最需要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手段,却往往无法获得。本研究旨在解决这一矛盾” 罗恩回想起自己最初的实验尝试,那种一次次失败后重新设计、重新测试的艰辛过程。 每一次失败都带来新的启示,每一个错误都指向更好的解决方案。 正是这种不断迭代的实验精神,最终导向了突破性的发现。 “理论部分,需要详细解释多层嵌套式能量循环系统的原理。” 罗恩思索着: “既要体现其创新性,又不能透露太多实现细节,特别是那些涉及‘噬心石’的部分” “灵魂碎片稳定技术,同样需要谨慎处理。” 他一边想着各类细节,一边继续撰写: “只提及改良的符文序列和晶石复合材料,不涉及具体的深渊元素应用.” 深渊材料的应用是研究中最为敏感的部分。 他再次停下笔,思考着如何在不透露过多机密的同时,又能充分展示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。 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,需要精心斟酌每一个句子,每一个概念的表达方式。 “应用场景部分需要重点突出。”他对这些非常拿手: “这才是能吸引评审委员会注意的关键所在。” 当最后一个句点落下,罗恩放下羽毛笔,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膀。 窗外,夜色已经笼罩了水晶尖塔。 第(2/3)页